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大跌14.65%,3000亿寒武纪“高处不胜寒”

作者:沐瑶    栏目:热点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5-01-17 04:53   阅读量:17025   

内容摘要:A股2024年股价“涨幅王”寒武纪,今年1月10日创下777.77元/股高点,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 而在股价创新高后的几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出现回撤。 1月16日,寒武纪收盘下跌14.65%,股价失守600元大关,报收于594元/股...

A股2024年股价“涨幅王”寒武纪,今年1月10日创下777.77元/股高点,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

而在股价创新高后的几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出现回撤。

1月16日,寒武纪收盘下跌14.65%,股价失守600元大关,报收于594元/股,资金撤离的趋势明显。

日前,寒武纪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第四季度或实现单季扭亏为盈,被外界视作正在逐步兑现盈利预期。

对此,有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其虚弱的盈利,尚且难以长期支撑3000亿的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股价回调的过程中,融资买入余额却不断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寒武纪业绩好转的同时,投资者开始谨慎关注其高估值与羸弱盈利的强烈反差,寒武纪的合理估值有待重估,价值回归之路将不可避免地开启。

业绩改善预期兑现

寒武纪的营收自2017年以来持续增长,但由于研发投入较大等因素,导致公司净利润长期深陷亏损。

但从其1月15日晚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和三季报来看,公司盈利改善预期正在兑现。

2024年,寒武纪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到12亿元,同比增长50.83%到69.16%;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0亿元至-4.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3%至53.3%。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2亿元,同比减亏0.9亿元。

对于业绩变化原因,寒武纪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预计为3.69亿元至4.51亿元。

在受访机构人士看来,尽管寒武纪在净利润方面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正在不断收窄,表明寒武纪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单季度扭亏为盈。

据记者测算,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收8.85亿元到10.1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2.4亿元到3.28亿元,这是寒武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季度净利润为正。

记者还注意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与寒武纪的芯片产品销路扩宽有关。

公司曾在半年报表示,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互联网、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芯片产品已与多个行业领域中的头部公司建立了合作意向。凭借历代产品的过硬测评指标及优良服务口碑,公司的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寒武纪公司公告如此表示。

财务数据显示,自2024年二季报起,寒武纪存货与预付账款便出现异动。

2824年前三季度,寒武纪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11亿元,同比增加246%。

存货方面,去年三季度末,寒武纪的存货增加至10.2亿元,此前两个季度则分别为1.3亿元、2.4亿元。

另一个关键指标——预付款项同样大幅变动,去年三季度末达8.5亿元,环比增长55%,而前两个季度分别是2.1亿元、5.5亿元。

在多位受访机构人士看来,以上数据变化,标志着公司芯片业务正在稳步扩张。

“存货的大幅攀升,意味着产品备货充足,或是对下游市场需求有信心,准备迎接订单增加;或是产品线拓展,新品即将批量推向市场。预付款的增长,则反映出公司布局上游产业链,提前锁定关键原材料、技术服务供应,为生产研发的连贯性保驾护航。”机构分析人士指出。

同时,现金流量表也给出侧面印证,源于经营性采购支出增加,去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流出,为-11.8亿元。

西部证券分析师指出,2024年以来,公司已成功验证了集群规模的LLM模型预训练功能,并将公司智能芯片产品在互联网领域的自然语言应用场景中实现了批量出货。

3000亿高处不胜寒

业绩出现扭亏转机的同时,寒武纪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

2024年,寒武纪累计上涨387.55%,不考虑新股的情况下,它成为A股年度涨幅之王。

今年1月10日盘中,寒武纪股价一度涨超9%,触及777.77元的历史最高价,收盘报于729.97元,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A股第二高价股,市值一度超3000亿元。

如此表现,引得部分股民给予寒武纪“寒王”“AI一哥”之称。

此外,寒武纪还被纳入多个重要指数。

公司早在2021年3月15日便跻身科创50;2023年被纳入沪深300;2024年则相继被纳入上证50和中证A500。

其中,上证50指数堪称A股市场的“头部俱乐部”,其成分股是从沪市A股中市值规模和流动性居前的50只股票中选取而来,一般是国内市场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强、实力雄厚的行业翘楚。

纳入相关指数,成为寒武纪市值持续走高的重要推手。

“寒武纪的调入,体现了其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上证50指数对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重视。”有受访机构人士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6日,寒武纪所属指数多达61个,挂钩产品数量956只,估算被动持股规模462.12亿元,挂钩产品总规模为2.02万亿元。

其中挂钩总规模最高的要数沪深300。2023年12月11日,寒武纪被纳入沪深300,目前挂钩该指数产品规模达1.1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伴随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充,大量被动资金遵循指数编制规则,源源不断流向寒武纪。被动式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吸引更多投资者跟风入场。

而在基金奔涌的同时,融资客们也大张旗鼓地进场。截至今年1月10日,寒武纪融资买入期末余额高达40.79亿元。

然而,随着寒武纪股价的不断上涨,其也面临着高估值的压力。

“扭亏预期把寒武纪市值一度推高至3000亿,目前能看到的虚弱盈利,难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一位资深AI投资者对记者表示。

价值回归之路开启

寒武纪在创历史最高价后迅速出现回撤。

1月13日,寒武纪收盘报719元/股,盘中一度创出777.77元的历史天价。

随后,寒武纪股价震荡下行。

1月16日,寒武纪收盘下跌14.65%,股价失守600元大关,报收于594元/股,资金撤离的趋势明显。

对于寒武纪近日的股价表现,有投资者感慨道,“如果说科创50的持有人迟到了寒武纪的‘肉’,那么上证50的持有人则收获了它的‘巴掌’。”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1月13号,美国拜登政府公布AI芯片管制新规,意欲加强和完善其出口管制框架,规范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大型先进计算集成电路在全球的传播。

据悉,该框架将全球国家及地区分为三类,设定不同层级的算力出口限额。规则制定旨在通过限制高端算力芯片出口来限制海外实体获得最为先进的算力集群及AI计算模型。

三类当中,第一类为美国盟友,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美国先进计算芯片,主要包括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类为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面临以国为单位的总算力限制,包括全球除第一类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第三类为武器禁运国家和地区,全面禁止先进计算芯片出口,并禁止其获得美国先进的闭源AI模型,包括中国大陆、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框架对于第三类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小批量订单及AI供应链采购有所豁免。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新规对第三类国家和地区的严格限制,中国大陆等地区的芯片企业面临更大的国产自主创新压力。

受此影响,A股芯片概念股在1月16日普跌。

不过,浦银国际证券研报认为,该新规有120天的公示期,特朗普政府最终是否批准并实施该新规仍然有待观察。若新规落地,美国头部AI标的有望受益;同时,这也会进一步加速中国AI国产化进程。

但是,也有受访者表示,排除上述外围因素干扰,寒武纪自身的价值也需重估,盈利后要进入理性价值回归。

对于寒武纪的业绩预期,广发证券研报认为,2024年,寒武纪与互联网、大模型头部客户合作进展顺利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公司的AI芯片向互联网等商业客户的销售规模有望上台阶。

综合考虑公司行业地位、竞争优势、下游需求前景以及独立第三方平台的稀缺性等因素,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广发证券给予寒武纪2025年85倍PS,对应股价713.98元/股。该估值水平明显低于寒武纪创下的777.77元/股历史高点。

还需警惕的是,在寒武纪股价回调的过程中,融资买入余额不断增加。

在分析人士看来,盈利预期往往能够激发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股价上涨,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然而,不排除有追求短期利益的机构可能趁寒武纪股价高位离场,导致股价大幅波动,使散户投资者遭受损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