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两创”丨酱香情浓
作者:竹隐 栏目:热点 来源:济宁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6-15 20:40 阅读量:18882
内容摘要:酱,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典型代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现如今,酱类产品作为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调味品,品种日益丰富,但是,致力于传承古法传统制酱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今天“身边的文化两创”,一起跟随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酱,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典型代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现如今,酱类产品作为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调味品,品种日益丰富,但是,致力于传承古法传统制酱技艺的人却越来越少。今天“身边的文化两创”,一起跟随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走进酱香世界。
每逢周一,颜庄村的老人都会到村里的酱园领取酱菜。酱园负责人冯强和村里有个约定,村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都能来酱园无偿领取两袋酱菜、一斤馒头。
村民:“这个酱菜可好了。”
村民:“俺就喜欢这个老味儿,好吃。”
老人们领的新鲜酱菜,就是在这里用纯手工的方式生产的。冯强是邹城市非遗项目“老甜黄”传统酱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看来,要做出味道正宗的酱菜,离不了味道正宗的酱。而要得到这种酱,除了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更重要的要靠制酱人对于各道传统工序标准的严格把控。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我们这个传统的技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19世纪初的时候,济宁有个大户人家翟家,主传酿酒和制酱手艺,后来因为儿孙嫌弃这个制酱和酱菜技艺太累,不愿再学习制作了,族长不想这个手艺后继无人,就开始招外姓徒弟,也就有了我们的传承人丁允桐先生,他来到了大家族中打长工,学习了制酱技艺。后来第二代刘恒珍,第三代张加富,再到我的师父刘波,(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
每当夏日的序曲响起,酱园中,冯强和工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的脚步。冯强坚守的传统制酱工艺是曲法制酱,这种工艺的重点是制曲。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进入曲房之后,就是完全靠天吃饭了,发酵全靠温度和湿度,自然制曲结菌,最后根据曲的成熟程度来判断入缸晒制。”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古法制酱所用的缸必须是泥缸,这种缸壁很薄,因为透气性好,有益于咱的酱的发酵。+我通过六年的时间,收集了现在有一千多口缸,每一口缸都有它的故事,年龄最长的一百多年了,这些缸都是我的宝贝。”
制酱的最后一步,把发酵好的酱坯放入阳光棚下的缸中,加入盐水后日晒夜露放置180天。阳光棚是冯强的创新,棚顶由阳光瓦和纱网构成,一半阳光瓦,保证充足的阳光,一半纱网,可确保充分通风换气。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干这个活儿,就得不怕苦不怕脏,夏天更别想睡好觉,一点雨水不能进入,入了雨水就废了,经常半夜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强对待缸中的酱坯,会像中医诊病一般,观其色,闻其味,利用多年的经验,感知其发酵程度,从而进入下一道工序。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管,就是这个味儿,这样的话就可以做酱菜了。”
冯强利用传统手工酱制作的酱菜,传承了古法非遗配方,需要经过三洗三蒸,然后脱盐炒制而成,从清朝末年的第一代传承人到现在,口味一脉相承。
邹城市非遗项目传统酱菜制作技艺传承人冯强:“也曾经想过放弃,有些市场的不认可,还有一些家人的反对,还有,花费同样的时间,有可能在别的领域会创造一些更高的价值。但是一想,如果放弃了,这个传承几百年的技艺就磨灭了。它毕竟是一种传统工艺,所以说看看这些缸,看看缸壁上老匠人刻的名字,也就没什么畏惧了,就想着还是把这个老技艺坚持下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