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武汉软件发展跑出“加速度”成为中部崛起新引擎

作者:顾晓芸    栏目:热点    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4-06-14 20:38   阅读量:17358   

内容摘要:全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武汉软件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6月14日,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开幕,中部六座省会聚集于此发起倡议。“武汉努力把大会办成国家产业导向、地方工作实践、行业前沿资讯、企业创新动态汇聚的重要窗口...

全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武汉软件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6月14日,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开幕,中部六座省会聚集于此发起倡议。“武汉努力把大会办成国家产业导向、地方工作实践、行业前沿资讯、企业创新动态汇聚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以软件为关键要素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贡献武汉力量。”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让“内陆”变“前沿”,在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当下,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灵魂的软件成为了新引擎。在大会现场,湖北省工业软件产业创新联盟、武汉市工业软件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8个武汉市校企合作项目和24个武汉软件产业招商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招商项目总签约金额达103.91亿元;武汉、郑州、太原、合肥、长沙、南昌等中部六座省会城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发起了《推动中部地区软件新质生产力崛起倡议》。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4座“中国软件名城”,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入选的武汉,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已连续两年在20%及以上,居于软件名城行列的首位。谈及未来规划,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盛阅春在大会上指出,武汉将大力实施软件名城、名院、名品、名企、名人“五名”培育工程,做大做强武汉软件新城、光谷软件园等综合性软件园区,和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国家网安基地软件园、融创智谷等武汉特色软件园区,扩充一批软件园后备资源等,力争到2025年,武汉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500亿元。

武汉软件业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夺冠”

2012年,武汉软件业刚刚起步,“那时,武汉凭借着一股子‘人有我也有,人优我更优’的狠劲儿下定决心推动软件产业赶超发展。”武汉市软件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3年,武汉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自此,全市软件产业发展持续加速,软件业务收入规模从2012年的365亿元跃增到2023年的3023.8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其中,2023年,武汉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中部地区比重超过40%,同比增长20.1%,高于行业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

“武汉软件业收入增速已连续两年居于14座软件名城首位。”武汉市软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前几年,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长相对容易,但近几年,在产业量级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20%的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了支持软件业的高速发展,武汉市持续加大政策导向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武汉出台了四份支持软件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方案。《关于加快建设武汉中国软件名城引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明确调结构、造生态,育名企、创名品,供场景、促对接,聚人才、强队伍,建名园、优服务等共15项重点任务;《关于促进武汉市软件和网络安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强调重点发展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10个软件领域强链补链;《武汉经开区加快软件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重点引进汽车软件、车用芯片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一批汽车供应链软件平台、泛汽车半导体的重大产业项目,最高可奖励5亿元。

“武汉优势的产业基础和充沛的人才资源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动能。”中国电子云武汉研发中心负责人彭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武汉拥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为软件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场景;武汉每年有100多万毕业生,为企业的研发与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努力,武汉市软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武汉市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系统、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等领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达梦共享集群、九同方射频EDA、宇微光学计算光刻、益模科技、佰思杰高端MOM/MES等一批创新产品为我国软件技术自主创新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在基础软件领域,武汉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细分领域都具备较好的基础,拥有深之度、达梦等一批骨干企业,并吸引华为、金山、麒麟等众多优质企业落地布局,“规模效应”渐起;在工业软件领域,武汉目前拥有国内首款3D CAPP工艺规划软件,在PDM、PLM领域实力领先,在三维CAD、CAE、EDA、MOM等高端产品领域广泛布局;在开源领域,武汉着力推进开源体系建设,全球第二大开源代码托管平台GitLab在武汉推出中国发行版“极狐GitLab”,并建设极狐GitLab开发者社区,本土培育的deepin社区作为国内最大操作系统社区,全球用户超300万,贡献超1000万行开源代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市软件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武汉拥有软件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上市公司17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4家,中国软件名企2家。仅2023年,武汉软件产业领域新登记企业2.53万户,同比增长超过80%,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总量比重超过七分之一,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软件新兴技术创新迭起。

武汉软件业加速寻找增长点

从收入规模来看,我国14座软件名城形成鲜明的梯度,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万亿元上下的城市位居三甲,杭州、南京、广州约在5000亿元上下,对比来看,武汉市软件产业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武汉市提出,到2025年,软件收入突破40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武汉市如何达成既定的目标,并在规模体量上更向前一步?据了解,武汉正不断优化空间,以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软件依附的躯体,加速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推进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国家网安基地软件园、融创智谷等武汉特色软件园区提速建设。

今年5月25日,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核心载体之一的东软软件园正式开园并投入使用。东软软件园建设面积14万余平方米,可容纳超过8000名软件研发人员,从建设到落成仅用18个月,被外界描述为“武汉速度”。

东软集团副总裁张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武汉软件发展存在聚集效应不够,缺乏头部企业带动等现实问题。东软集团作为中国头部软件企业,将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使园区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例如,在智能网联汽车方向,东软软件园目标聚集从汽车芯片、座舱、整车,到车云一体的企业生态圈,并组成联合的研究机构,一方面有利于自身的产品迭代升级;另一方面,也将拉动关联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张陈进一步表示,东软软件园也会聚焦数据价值化、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孵化创新型企业,支持武汉市形成软件产业的聚集效应。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则指出,下一步,武汉市将从四方面着手提升软件名城建设水平,一是支持关键产品应用发展,持续提升基础软件优势,加强工业软件底层“根”技术研发;二是引导供需结对攻关,选取能够代表行业需求、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行业龙头企业、硬件厂商作为需方,特别是抢抓建设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的机遇;三是探索新兴领域技术落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区块链等软件新业态;四是持续培育开源生态,争取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支持,建设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则在大会上表示,今后,随着信创的持续全面推进,软件业关键核心技术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开源RISC-V架构将为发展国产基础软件带来了新机遇,在我国从开源大国走向开源强国的当下,要把握住RISC-V架构带来的机遇。

此外,开放也将为软件业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在大会上,武汉、郑州、太原、合肥、长沙、南昌等中部六座省会城市发起了《推动中部地区软件新质生产力崛起倡议》,该倡议以“开放创新,聚力完善中部地区开源共享机制”“软硬协同,携手共建中部地区互促产业生态”“数智驱动,赋能国产产品应用和设备更新”“聚智引才,打造中部地区高端软件人才高地”四大板块为支柱,为加快培育中部地区软件新质生产力崛起注入新动能,共同推动区域软件产业迈上新台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