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毕业去向选择多“考研热”悄然降温

作者:樊华    栏目:热点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12-08 13:16   阅读量:12777   

内容摘要:保研、留学、考公、自主创业…… 毕业去向选择多“考研热”悄然降温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与往年一样,有关考研的话题依然火热,不过,大家关注的点已经从过去的“考研热”转移到“降温”上。 ...

保研、留学、考公、自主创业……

毕业去向选择多“考研热”悄然降温

毕业去向选择多“考研热”悄然降温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2023年12月23日至25日举行,与往年一样,有关考研的话题依然火热,不过,大家关注的点已经从过去的“考研热”转移到“降温”上。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转折: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2024年预计达117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1万人。按说考研大军的潜在基数更大了,但选择走考研这条路的人却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一,这到底是为什么?12月6日、7日,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了解。

考研人数下降与分流因素有关

记者走访发现,考研人数下降与高校保研推免生比例上涨、出国读研、考公考编等分流因素有关。

推免,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也被俗称“保研”。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推免生人数上涨明显。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2024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显示,共拟录取3909人,其中拟录取硕士推免生2570人,直博生1339人,共比2023年增加375人,增长率达10.61%;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保研推免名额是245人,2024年的保研推免人数是280人,增加35人。

太原小伙刘炎目前在辽宁一所211高校读书,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我已经获得本校推免资格,我们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获得了本校或外校的推免资格。”刘炎本科学习的是金融相关专业,进入大学后,他早早为毕业后的去向做了规划,并在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等方面下功夫,最终获得一所985高校的推免资格。“三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刘炎说,“相比考场上的‘一哆嗦’,我认为获取保研资格更是要时刻绷着弦做最好的自己。”

出国读研的学生人数也在增长。202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21/22学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内地留学生共计290086人,其中研究生人数达到123182人,占比为42.46%,研究生人数同比增长了3.64%。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2021/22学年,中国内地赴英就读高等教育人数为151690人,其中研究生人数为88755人,占比为58.51%,研究生人数同比增长了6.01%。

山西大学2024届毕业生王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其已收到英国一所世界排名前百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如果在国内考研,学硕一般是三年学制,即使是专硕,也至少需要两年,而海外硕士最短的只要一年,毕业回国后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参加选调生考试,都是受欢迎的。”

考研最终目的仍为好找工作

“实习时我打听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发现首先被问的都是‘第一学历’,还有些岗位清晰标注着必须为‘双一流’高校。”即将从一所“双非”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张琪无奈地说,“尽管很多岗位以‘第一学历’为筛选条件,但考上研究生起码能达到‘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用人要求。”在她看来,硕士是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没有这块敲门砖,或许连面试机会都得不到。

为摆脱“第一学历”的桎梏,很多像张琪这样的“双非”大学生的首选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试图拉平差距,考研或是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为了认真备考,张琪在校外租了一间单人公寓,“对我而言,考研最难的部分就是对抗学校里松散的学习氛围,而且我睡眠不太好,在宿舍的话很影响休息。”住进公寓后,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感觉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独自在没有路灯的夜路下摸索前进,”谈到未来,她面露忧愁,“考上研可能也找不到好工作,还得继续考公考编,这条独行之路仿佛没有止境。”

“就算考上研究生,求职是否会受到第一学历的影响也未可知。相对来说,考公考编对第一学历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而且体制内的工作更让人有安全感。”同样本科毕业于“双非”院校的许洁放弃了考研转而选择考公。在她看来,考研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只能报考一所学校,考公每年有国考、省考、选调、事业编等多次考试,选择和上岸的机会更多。

“我不擅长科研工作,考研或者考编对我而言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如今就业竞争激烈,用三年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高。”许洁学的是传媒类专业,目前她正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边工作边复习考公,“传媒类工作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先 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顺便赚钱养活自己。”许洁笑着说,“公务员也不是一次就能考上,我打算‘逢考必报’,而且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

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就业

事实证明,“卷”学历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尽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才能让他们不必挤到同一条赛道上。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山西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提高补贴标准,全方位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路”。

例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西部计划”,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为吸纳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广泛募集就业见习岗位,鼓励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毕业生可获得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施托底帮扶等。另外,我省还简化优化了求职就业手续,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等手续,为年轻人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每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是国家劳动力结构优化的主要源泉,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影响着经济潜在增长率。考研人数变少是就业观念更为理性的信号,缓解就业紧张形势更是当务之急。只有市场上就业机会多了,年轻人的就业信心与预期有了根本提升,才会有更多人敢于试错,去尝试新的职业领域,大胆创新和创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