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10年、200余位患者志愿者、数万受益者:他们为何回到十院
作者:谷小金 栏目:热点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3-12-07 00:31 阅读量:11202
内容摘要:年过花甲的马阿姨登台介绍自己的年龄后,引起了台下一阵惊呼,“精神气这么好!完全看不出是术后患者。” 2015年,马阿姨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了乳腺癌手术,右乳全切再加上半年的化疗,一度让她感到身体各方面的不适,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厌弃的...年过花甲的马阿姨登台介绍自己的年龄后,引起了台下一阵惊呼,“精神气这么好!完全看不出是术后患者。”
2015年,马阿姨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接受了乳腺癌手术,右乳全切再加上半年的化疗,一度让她感到身体各方面的不适,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厌弃的想法。之后大半年里,原本热爱社交的她把生活圈子紧紧封闭起来,情绪也一直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一次复查随访中,房林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生病并不可怕,你依旧被社会需要’。”在其鼓励下,马阿姨加入“粉红丝带患者俱乐部”。“我获得了身心康复等多方面支持,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病友,一同交流经验,相互关心和加油鼓劲。”同时,为了感恩这份爱的馈赠,马阿姨也成为一名患者志愿者,积极参加病房陪伴活动,为新入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提供入院适应、心理陪伴、经验分享等服务。“每当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她们传递经验时,新病友们都会松一大口气;我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点点滴滴的快乐。”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十院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院内首批12家品牌患者俱乐部授牌,旨在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充分利用医院、患者及社会力量,加强医院服务人文建设。
6年累计服务2000小时,只为新病友“不被放弃”
早在2014年,一批规范化的患者俱乐部便在十院逐渐有了雏形。初期,由试点科室开展的、包括此次获得授牌的肿瘤科“癌症中心肿瘤患者之家”、普外科“粉红丝带患者俱乐部”、心内科“爱心俱乐部”、消化内科“上海十院爱必递—IBD患者俱乐部”、泌尿外科“保卫膀胱患者俱乐部”、皮肤科“银屑病之音与知音”、肾内科“肾生不息肾友会”、胸心血管外科 “谈心俱乐部”等8家俱乐部,如今都有近10年的发展经历。此后一两年间,内分泌代谢科“胖友会俱乐部”、放疗科“希望之路”患友会、骨科“脊康健患者俱乐部”等也陆续成立,此次获奖的最年轻项目——儿科“关爱星星儿童俱乐部”也已5岁。
“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人员,也是十院志愿者队伍的一员。”退休前,钟阿姨是公司高管,她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牺牲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志愿者的各项服务中。2017年5月起,她每周前往十院妇科病房,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流程指引、秩序维护等服务;此后,又加入门诊助理志愿者队伍,每周定期两天在热门的专家门诊帮助就诊患者,累计志愿服务已经超过2000小时。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坚持做志愿者,其实源于我自己得到的帮助。”2016年,钟阿姨曾在十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一次次感受着全体医护人员的关怀与帮助后,病愈的她决定加入爱心大家庭。“个别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情绪特别低落,终日以泪洗面,我就连续一段时间开解她,希望她能感到‘不被放弃’,能再展笑容。”如今,钟阿姨把服务的半径再次扩大——她前往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为出生时因重疾而被弃的患儿提供陪伴照护,让他们的人生不要蒙上阴影。这位2016-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慈善志愿者”,今年再次荣获静安区“巾帼志愿者”称号。
父子两人都是患者,爱心传递“群体抗癌”理念
“只要有需要,我们愿意在志愿者这个岗位上,为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病友们服务一辈子!”一批又一批的爱心患者志愿者怀着这样的信念,十年来,在十院的各平台中,共遴选培养出患者志愿者200余名,累计服务数万名患者。如今,各“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都围绕临床诊疗特色,以疾病为中心建立了一个或多个患者俱乐部。
作为静安区癌症康复服务促进会名誉会长,同时也是肿瘤科患者俱乐部的一名志愿者,朱杰峰说得朴实:“我和父亲都在十院肿瘤科治疗过。特别是当我父亲被诊断为前列腺癌晚期,发生了骨转移时,许多医生对他的病情估计都比较悲观。但是,在十院肿瘤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他健康存活了十年。如今,我也希望能让‘群体抗癌、共同回归社会’的理念不断传递。”
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李颖川表示,“‘改善患者体验,十院爱在延长’,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密切的医患沟通桥梁,延伸患者管理,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让患者体验更加温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