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黄河守河人的十二时辰
作者:牧晓 栏目:新闻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21-10-26 00:13 阅读量:6199
内容摘要:黄河守望者十二小时。 有一种战斗叫戴岳,有一种镇守叫万家灯火。 受9月下旬持续降雨影响,黄河德州段出现1988年汛期以来最大流量。为加强秋季汛期防汛工作,德州市黄河河务局全体工作人员各就各位,24小时巡逻堤防,筑起了牢不可破、24小时不...黄河守望者十二小时。
有一种战斗叫戴岳,有一种镇守叫万家灯火。
受9月下旬持续降雨影响,黄河德州段出现1988年汛期以来最大流量。为加强秋季汛期防汛工作,德州市黄河河务局全体工作人员各就各位,24小时巡逻堤防,筑起了牢不可破、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防洪堤坝。
十二个小时,太阳从天而降,昼夜更迭;艳阳高照,大雾大雨,寒风寒夜,见证了他们奋战一线的时刻,记录了他们守护黄河的一点一滴。
对于观河者来说,一天在黎明前悄然开始。
1.初始上升。
五点半,换班了。防汛以来,豆腐窝管理段达成共识,即接班时间提前半小时。虽然很小,很温暖,夜晚很寒冷,但同事们的心很温暖。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齐鲁大地硕果累累,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马芳是德州市黄河局办公室的一名员工。10月2日,她和30多名女同事主动参加巡逻。早上接手后,马芳和几个同事穿上雨衣、靴子和救生衣,带上水检灯、水探棒和安全绳,在王庄危工100个大坝上做脚印,认真检查隐患和危险。
图2。3月8日红旗队。
图3。海滩区域调查。
10月3日8时,乔庄控导点洪水即将超过控导顶面高程,必须立即修建子堤。“要挤紧,上下错开,踩紧。”豆腐管理科技术员王俊青一边指导工作一边演示。取土、铲土、装袋、搬运、堆放,分秒必争,人机配合,整个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图4。堤防建设。
随着黄河流量的逐渐增加和水位的不断上升,防洪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避免吃饭时工作交接的失误,检查人员应该在大堤上解决他们的饭菜。临近11: 00,王庄管理科负责人索斌小心翼翼地将当地爱心企业启源集团捐赠的暖心餐放入保温箱内,并不忘在保温箱上盖一层保温被,让饭菜送到同事手中时还是热乎乎的。装车后,他匆匆赶往每个巡逻点。
图5。食物运送。
为了让青年工人快速学习防洪技能,老黄河的陈德久把“教室”搬到了黄河岸边。在检查过程中,他向年轻工人解释了如何查看河势、读取水尺和检查危险情况。“河中流速最大,主溜猛。你看,现在冲向坝头的是主滑坡。”陈德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30年来积累的巡逻经验传授给这些新注入的年轻部队。几天后,年轻工人对整个项目了如指掌。
图6。陈德久现场教学。
随着上游来水量的增加,南滩险工81坝被大型滑动顶板冲刷,对防洪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连日来,德州市黄河局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挥,采用挖掘机倒运准备防石的方式,长臂挖掘机抛石护根,以抛散石和铅丝笼,减少河水对根石的侵蚀。近日,记者沿着黄河漫步时,不仅看到了治理后的绿水青山,还看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气象,以及村民日益美好的新生活。
图7。南滩危险工人用抛石加固了大坝。
盛凯是今年新来的大学生。自防汛机制启动后,他和同事们借机奋战,沉入一线,日夜坚守在官庄险工岗位上。10月10日16: 00,当他走到根石容易丢失的3号坝时,盛凯将安全绳系在腰上,拿着探杆站在离河不到半米的根石平台上,将探杆浸入水中,尽量前倾。整个探测过程大约持续了10分钟。
图8。探索根石。
每天18: 00,在安排好所有巡查员吃饭后,银河管理段的保管员刘就出发去各个巡查集中点
夜幕降临,在德州黄河上的14个危险作业人员和27个巡逻点,巡逻人员撑起应急探照灯,一些危险作业人员竖起路灯照明设备,整个坝头瞬间被点亮。。从远处看,黄河岸边的灯光汇聚成一条河,为检查人员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图9。河道照明。
每天晚上,豆腐窝管理科科长米余正都会和技术员颜波见面,继续当天的工作,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有时候需要两三个小时来讨论。据段的工人说,严波从中秋节就没回家过,他还给记者看了严波剪的一条皮带。记者粗略测量了一下,发现大约有6厘米长。二十多天后,颜博瘦了十多斤。深夜,豆腐窝管理科会议室的灯还亮着,仿佛诉说着对河流的无限眷恋。
2点,夜间气温骤降,寒风刺骨,人们忍不住搓着手呼吸,蜷缩着脖子。又到了晚上巡逻的时间了。戴和他的同事们在管庄危险工作岗位上值班,他们穿上雨衣,带上工具,拿起手电筒,走出了会议室。越过坝头,晃动着手电筒的微光是黄河工人之间无声的问候。
图10。夜间巡逻。
这是观河者的一天。日月交替,使命不变。得克萨斯州的黄河人默默地坚守着它,守护着母亲河及其背后的灯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