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观察网 | 手机客户端 |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空气湿度是肉眼看不见的湿度越高空气越潮湿

作者:安远    栏目:财经    来源:IT之家   发布时间:2022-11-01 12:47   阅读量:15862   

内容摘要:湿度是气候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几千年前,空气中的湿度不是用刻度和百分比来表示的人们的认知一般是湿度越低空气越干燥,湿度越高空气越潮湿 太多的古诗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湿气早在西晋,就有一首《焚旱诗》发表在《赋选》中诗中江中起尘,野...

湿度是气候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几千年前,空气中的湿度不是用刻度和百分比来表示的人们的认知一般是湿度越低空气越干燥,湿度越高空气越潮湿

空气湿度是肉眼看不见的湿度越高空气越潮湿

太多的古诗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湿气早在西晋,就有一首《焚旱诗》发表在《赋选》中诗中江中起尘,野田不长草写的是空气的干燥和干旱的严重宋代梅姚晨《梅雨》诗有云:湿菌长枯篱,润空气,滋素衣

其中润气就是湿气,湿气北宋诗人郭说:屋沿窗漏,玉玺斜,使屋久留湿气明代的任环在《嘉定城隍庙院中蚁在何处》中写道,院中蚁在何处,天上燕不来一定是潮湿的,而且看到了满月汗水化为雨水,辛劳化为灰烬何湛拜时,洒青苔

空气湿度是肉眼看不见的虽然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甚至万物都能感觉到,但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试图测量空气湿度

中国可能是第一个发明湿度测量仪的国家《天官志》中提到一种仪器,在天平的两边悬挂泥土和木炭,以观察木炭一端天平的升降这其实就是最初的湿度计

它的原理是:天气干燥时,碳会轻,天平会倾向地球,天气潮湿时,炭重,天平倾向炭,也就是古人说的:干炭轻,湿炭重《淮南子·泰训》云:夫湿而不见其形,炭重而不为湿气来了,人就看不见了,但是木炭已经很重了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湿度测量仪是可以判断隐形水汽含量的

高捷之鲜

除了悬浮碳秤,更早出现的还有另一种湿度测量装置东汉王充在《论衡·变》中说,弦一松,就要下雨松弦是空气湿度和弦伸长造成的,说明空气湿度大因此,古代的弦乐器也可以作为原始的空气湿度测量设备,这与现代毛发湿度计中毛发的概念基本一致

古琴最早出现在周朝,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末约500年的社会面貌春秋时期,伯牙与子曰高山流水寻知音的故事,成为与古琴有关的美丽故事

元末明初,楼元里在《天吴佳行》一书中也说,琴与弦若调得完美,则天道必望丝毫,故能如此,卒调不统一就变,盖因气候所致若贵人弦忽宽,因琴床湿,必有雨大意是质量好的干干净净的琴弦突然自动变松变宽,这是因为琴床湿了,这种现象表明要下雨了

他还说,如果钢琴和竖琴的琴弦产生的音调没有调整好,也预示着下雨的天气这实际上是因为变松变宽的琴弦降低了它的音高敏感度可见秦汉时期,人们对空气湿度有了准确的认识,空气湿度的变化是用弦的变化来评价的

清朝康熙年间,西方来华传教士费迪南德·南怀仁用鹿的蹄筋做了一个弦湿度计,用来检查空气的干湿程度原理是鹿筋吸湿

弦和鹿筋都非常接近现代毛发湿度计中的毛发原理湿度引起的弦长变化非常小,不易察觉,但反映在弦的音高上的变化却非常明显可以说,吊弦式湿度计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这里构思出来的

鲸骨之争

世界上最早的湿度计应该命名为挂炭还是弦还需要考虑,但都比欧洲同类湿度计早1000多年在大洋彼岸,关于湿度计有一场众所周知的鲸骨之争,这是一场关于欧洲最早湿度计名称的科学之争

早期的湿度测量装置使用人或动物的毛发,并使其保持一定的张力头发是吸湿性的,它的长度会伴随着湿度的变化而变化,长度的变化可能会被机械装置放大,显示在表盘或刻度上17世纪后期,这种装置被一些科学家称为吸湿镜,这个词已经不再使用了鲸骨和其他材料可以用来代替头发

1783年,瑞士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贺拉斯·本尼迪克特·德·索绪尔利用人的头发制成了第一台头发张力湿度计,被认为是这种湿度计的发明者。

它由一根8—10英寸长的人类头发和一个滑轮装置组成头发的一端固定在螺丝A上,另一端由滑轮C固定,滑轮C由丝线和砝码d悬挂拉紧,滑轮连接在分度器上,分度器在标尺上移动通常会对头发进行脱脂,比如先将头发浸泡在乙醚中,可以使仪器更加灵敏

另一位来自瑞士的Jean—Andre Delluc是瑞士地质学家,自然哲学家和气象学家他为地质调查设计了便携式气压计,包括测量湿度,蒸发量,湿度计和温度计他在皇家学会自然哲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展示了一种新的湿度装置,这种装置类似于水银温度计,使用象牙球,从而扩大了水分含量,使水银下降德吕克还给出第一条借助气压计测量高度的正确法则

他的另一个设计是鲸骨湿度计,引起了与贺拉斯·本尼迪克特·德·索绪尔的激烈争论,也被称为鲸骨之争德卢克认为他是毛发湿度计的发明者他关于湿度装置的论文早在1773年就发表了,第二篇相关论文发表于1791年他的鲸骨湿度计仍然保存在日内瓦的一个博物馆里

科学家之间的争论代表了各自对科学理念的坚持,带给我们的是他们越来越有价值的发明。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